【 第一幕墙网 】
浙江省光电建筑应用工作研讨会在我市召开,遮阳伞来自全省各地光伏产业、光电建筑行业相关专家代表会聚一堂,就光电建筑一体化发展发表了各自见解。 让建筑设计师了解光伏技术 海宁天通经济开发区内,一座新建的车棚很是抢眼,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据介绍,这座“光伏车棚”利用了厂区里新建的停车场,面积达3143平方米,圆弧横跨17米,有124个车位,同时,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了微型逆变器,安装容量达504.5千瓦,车棚骨架则主要采用“低合金结构钢”,棚顶通过支架和压块方式来固定组件,其规模和建筑美学都达到了一定水准。 随着科技进步,太阳能利用技术日臻成熟,在经济活跃的东部沿海,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深度发展光电建筑应用有了广阔舞台。 省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遮阳伞之所以要搭建这座沟通交流的“桥梁”,就是要把光电建筑应用的发展状况和诉求展现给建筑行业的专家和公众,让所有的人都了解光电建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同。“要让建筑穿上绿色节能这件‘外衣’,就需要建筑设计师们对光伏技术有更多的了解。” 谈及光电一体化发展时,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光电建筑应用委员会副主任章放表示,建材型光伏产品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技术上已成熟,能够满足当前市场需求,“浙江在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方面具备了一定产业优势基础;算上替代成本的话,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回收周期比附加型光电项目要快一倍左右,3到4年便可收回成本。”他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推动建筑业与光伏行业整合,“尽可能在新建工业厂房、商业大楼、市政建筑、别墅住宅及新农居等建筑领域实现一体化。” 建筑行业的代表、来自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表示,光电建筑一体化是值得关注的新事物,作为建筑行业的代表,该专家就那些场所适宜发展光伏产业、空置电站等问题提出思考,并表示将努力推动光伏项目与建筑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验收。 光电建筑一体化大有可为 “目前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光伏发电国内应用市场逐步扩大,发电成本显著降低,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我认为,在东部沿海经济带,并不利于发展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却十分适合发展BIPV。”光电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梁书龙表示。 梁书龙口中的“BIPV”正是光电建筑一体化,与附着型光伏建筑不同的是,一体化的光电建筑中的发电系统作为建筑物外部结构的一部分,既具有发电功能,又具有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功能,甚至还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美感,与建筑物形成完美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