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第一幕墙网 -> 建筑师看点 -> 建筑杂谈

把脉建筑“中国风”(一)

2011-12-23 10:23:38 作者: 来源:中国建设报 我要评论0

第一幕墙网

●“最像中国的城市是苏州”——外国专家十几年前的一句话至今依然鲜活;

●洞悉传统建筑文化底蕴,方能传承和发展现代中国建筑文化;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基于保护的创新和发展不失为一条成功之路;

●成立永久性传统建筑文化论坛,有助于汇集各方智慧提供理论思想和建议;

●在形似中追求神似,是当代中式建筑无形胜有形的理想目标。

一方面是日新月异的现代建筑与思潮,一方面却是日渐消失的传统建筑与文化。

迅猛发展的中国城镇化建设,创造了无数“不可思议”的建筑神话,却难逃“千城一面”的缺憾。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的城镇与乡村特色,如今,似乎已到了频临消亡的险境。

难道,今天的中国建设者只是一个时代的“割裂者”?缺乏地域与文化特色的建筑,如何能在未来成为永不消失的“凝固音符”?

或许,一场思想的交锋与观点的碰撞已在所难免。近日记者在采访“首届中国(苏州)传统建筑文化论坛”时强烈地感受到,“盛世危言”体现的不仅仅是业内人士的焦虑与思考,更是一种责任与行动。

“以发展的名义消亡”

“文化是决定中华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的根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发展是对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是我们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更是我们为子孙后代做出的贡献!”

12月11日,在“首届中国(苏州)传统建筑文化论坛”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长、原建设部总工程师姚兵有感而发,就当前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以及苏州市在这方面的成功实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探索,“苏州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创新的发展之路”。

“建筑是石头的历史”。承载着五千年的文明,中国传统建筑以其辉煌的成就跃居世界建筑宝库的重要地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传统建筑,犹如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

但是,传统建筑的保护是中国历来待解的难题。排除政治与社会的元素,单从专业和行业层面上来看,当代中国的传统建筑保护依然困难重重。随着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传统建筑的使用功能与现代生活需求的差距愈加拉大;同时,改革开放带来的中西文化与理念的交流融汇,致使西式建筑具有的科学性、适用性、简约性,也迅速被市场所欢迎并广泛采用,以至于近十年来西式建筑大量涌现,真假难辨,良莠不齐,导致传统建筑越来越被弱化。更严重的是,不仅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流失,中国的城市特色与风貌也在流失。

因此,谈及中国传统建筑保护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厚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和谐共生,并注意出台政策和措施的系统性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除了列入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外,大部分均分布在古镇古村,而这些村镇不少地区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利,居民的生活水平不高。所以,从保护的角度看,“过去不少做法仅仅就保护谈保护是行不通的,做好此项工作必须要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提高建筑物安全水平、转变重视传统文化的意识紧密结合。要发挥广大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村民自治组织的参与作用,使他们成为传统建筑保护工作的主体。”

事实的确如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保护传统建筑的目的是为了传承、更是为了发展。而如何发展、如何在发展中创新,成为当前探索中十分繁重的任务。

尽管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民居种类繁多。但在肖厚忠的调研中发现,一方面,“有的地区地方政府缺乏科学规划,不认真征求村民的意见,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对传统村镇大拆大建;有的地区过度商业开发、旅游开发,急功近利,导致古村古镇的传统风貌消失殆尽或文脉断档。”

相关资讯
我要评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第一幕墙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账号:密码: 注册忘记密码?
第一幕墙网免责声明:本网凡注明出处为“第一幕墙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第一幕墙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755-83785645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第一幕墙网"。本网未注明出处的,均从互联网收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第一幕墙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