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幕墙网 】
“光伏发电是一种最佳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金太阳工程倡导的合同能源管理及‘用户自用、余量上网’的商业模式如果能完全得到电网公司的支持,那么光伏发电项目就能在市场机制驱动下健康发展。”孙丹萍说。 不过,这又牵扯出另一个难题,“电网公司没有动力去支持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因此‘并网难’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孙丹萍表示。 南方屋顶项目收益率或为负 光伏上网电价应该是动态的、分区域的。 问:今年光伏上网电价是1元/度,这样的价格下在广东建设项目的收益率如何? 孙丹萍:广东的土地资源比较宝贵,所以太阳能板都是铺设在屋顶上。 目前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单位投资约是12000元/千瓦,地面光伏发电系统(不考虑用地成本)的单位投资在10000元/千瓦左右。今年光伏发电项目全国统一的标杆上网电价是每千瓦时1元。按此电价测算,在日照时间达到1500小时以上的青海、西藏、新疆等西部地区,光伏发电项目已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而华东、华南等能源资源匮乏地区日照时间在1000小时左右,投资收益率甚至是负的。 我们现在也在建议发改委借鉴风电标杆电价,制定按不同区域不同资源和环境容量实行不同上网电价的政策。超出全国统一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部分,由各地通过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解决。同时,电价也可以根据组件造价的降低而下调,光伏上网电价应该是动态的、分区域的,这样才能够真正让太阳能得到市场化的推广应用。
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要“制止太阳能、风电产业盲目扩张”之时,全国政协委员孙丹萍感觉颇为意外,却也又在情理之中。 “去年光伏发电标杆电价的出台,使得在青海等西部地区建设大型光伏电站成为较好的投资行为。但是西部地区电网薄弱,项目建成了电却很难输送出去。”孙丹萍表示。 作为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孙丹萍一直在试图探索在广东工业园区大面积建太阳能屋顶的商业模式。 “广东的太阳能资源虽然不是最好和最强的,但是日照时间却很长,即使在11、12月份也不错。”孙丹萍说,“同时广东是缺电省份,工业电价价高,工业用户也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孙丹萍坦言,相对于西部大型电站,在东南部地区建设光伏屋顶项目的投资成本更高,而在不论光资源如何上网电价都一样的前提下,华东、华南项目的投资吸引力有限。 问:因为南方的电网配套更好,很多风电发开商都选择更多的到南方去建设风电场,电网优势会不会让南方的太阳能项目也受到更多的追捧? 孙丹萍:南方项目在并网上要比西北地区容易一些,但是我们也希望电网公司能够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并网程序,尽快制定光伏发电电网接入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及时为项目单位提供并网服务。同时,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及“用户自用、余量上网”的商业模式。 “并网难”根源仍在电力体制 北京南站、浦东机场、长沙机场、广州大学城等,都存在并网难题。 问:很多专家认为光伏发电可作为分布式能源系统来发展,去年10月四部委也联合发布了《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这会不会带动光伏产业的发展? 孙丹萍:分布式能源因为受“并网难”的制约明显,目前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受电力产业政策约束,一个法人建设的项目只能自发自用,不能向周边其他法人出售多余电力。我国分布式能源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安装地点多为火车站、机场、大型公共建筑等,主要采用“不并网”或“并网不上网”的方式运行,大多项目存在并网困难。 以大型综合商业区和工业技术开发区分布能源项目为例,此类项目产出的冷、热和蒸汽可在整个园区销售,而电力却不能。目前已投产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如北京南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