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幕墙网 】
2011年,中国光伏行业遭遇“寒冬期”,而如今被看好的2012年,光伏产业又是一片狼藉,美国“双反”、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欧洲各国政府大幅削减光伏补贴……这一连串噩耗对光伏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面对全球如此萎靡的传统光伏市场,老牌欧洲光伏市场主导地位岌岌可危。 面对光伏产业的寒冬,整个业界更加认同这样一个声音“只有寻求并开拓新兴市场,吸引新投资,才是光伏企业的求生之路”。 转战新兴市场 中国 中国仍然是保持全球供需平衡最不可预测的因素之一。随着欧洲需求的不稳定,中国政府面临着不断增大的压力,因此将加速国内部署来支持如此庞大的生产基地。 中国拥有一些世界顶尖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公司,因此足以左右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未来。 随着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进入一个转折点,专家们正在讨论它是否将被迫改变其过去屡试不爽的模式。专家们表示,很显然,用不了多久,中国的太阳能公司需要提供的将不仅是成本低廉的产品和出口能力。调整商业模式、将重点转向拓展国内市场及通过创新形成独特的产品优势是充满风险的,虽然它最终能带来一个比现在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当然,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作为一个光伏生产大国,在政策的支持下,几年前光伏产业疯狂式的发展,到如今也是人人自危的局面。中国虽然发展光伏产业时间较长,但是对于市场而言可以说是才刚刚开始。众多光伏企业下一步鏖战的主战场将从国外转向国内。 加拿大 在欧洲下调新能源补贴、美国市场提出“双反”后,新兴光伏市场的开拓成为各大光伏企业目前最紧要的任务。加拿大利用紧邻美国的地理优势,正抓住机遇发展本国光伏产业。2011年,仅安大略省光伏装机就达300兆瓦。 加拿大对于自身的定位清晰。一方面,利用高上网电价吸引企业建电站,然后规定企业在加拿大建设电站的条件是本地化采购必须达到60%,以此来发展本土光伏产业链。 另一方面,借美国向中国提出“双反”的契机,利用与美国相邻的地理优势,吸引中国光伏制造厂商来加拿大建厂。 日本 日本作为一个最早新起的光伏市场之一,将是未来光伏行业的发展重点。日本将于7月1日起施行《可再生能源法》,届时日本将按照规定的价格收购利用太阳能、风力、水力、地热及生物质等5种可再生能源所发的电力。这标志着福岛核电事故后,日本对于新能源的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 澳大利亚 回顾澳大利亚太阳能产业的发展,2011年澳大利亚的光伏安装总量已经超过1GW,其中大部分应用于家庭并网系统。 现今澳洲是全球第九大太阳能消费市场,在亚太地区仅次于日本(第四)和中国(第七)。澳大利亚的城市居民已经率先开始使用光伏系统,但其实在偏远地区以及矿区,太阳能也是一种可以负担并容易实现的主要新能源。 近日中国垂直一体化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商晶科能源宣布,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市建立子公司。“对于在澳大利亚这个光伏应用快速增长的市场加强我们的客户服务与技术支持,我们感到非常兴奋。”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表示,“随着澳大利亚向二氧化碳零排放模式转型,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将逐步得到释放。毋庸置疑,现在是晶科拓展澳大利亚市场的最佳时机。在新南威尔士地区,我们已经看到了平价上网的可能性。” 新兴市场的发展之“惑” 中国一句古话,物极必反,新兴市场真的能拯救光伏产业吗?新兴市场的发展是否又是一波三折?抛开经验少,技术落后不谈,如果凭政府一腔热情,不符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