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第一幕墙网 -> 资讯 -> 百家争鸣

沙滩上的“硅梦”:中国光伏企业有无未来?(六)

2012-02-25 11:19:44 作者: 来源:商务周刊 我要评论0

第一幕墙网 】 ,是内地华人之最高名次,新一位中国首富诞生。

此后,纽交所向来自中国的光伏企业敞开了大门。常州天合于2006年底在纽交所挂牌交易,一年之后,总部位于江西新余的赛维LDK成为第三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光伏企业,当年募集资金总数4.69亿美元,成为自2004年以来在美国融资金额最高的国内企业。另外,试图复制神话的还包括浙江昱辉阳光能源公司、江苏苏州CSI阿特斯太阳能。

2008年9月22日,赛维LDK在高盛和瑞银的帮助之下发行了1.9亿美元的新股,大部分用来继续建设多晶硅工厂。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一个中国太阳能企业能从华尔街上圈到一分钱。2008年9月,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后的首个星期,中国太阳能板块整体下跌了10%。

重塑华尔街对中国光伏企业的信心显然不是那么容易。摩根斯坦利分析师告诉《商务周刊》,其对多晶硅现货价格的预期,2009年年底为每公斤50美元左右。按照目前国内光伏企业多晶硅生产成本的平均水平在50—80美元1公斤。一个很清楚的现实是:绝大部分在2007—2008年投资多晶硅产能的中国光伏企业有可能完全无利可图。

自顾不暇的华尔街已然一脸无情,避之唯恐不急。据业内人士透露:当初认购国内光伏企业IPO的股东早已脱手。目前的散户股东主要是海外华人,除此之外,现在持有光伏公司多是一些短线炒作为主的对冲基金,之前的对冲基金,社保机构等,现在逐渐淡出。

被华尔街抛弃的光伏企业,如今面临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苦练内功,降低成本,以成本取胜;要么,寻求新的融资渠道。而这两条路其实殊途同归:面临市场萎缩的景况,要生存,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产能,以规模和成本取胜,而其中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获得充足的资金。

全球最低0.69元/度

一度,在甘肃敦煌并网电站招标项目中曝出的0.69/度上网电价,让人们似乎看到了光伏企业突破困局的一线希望。

位于保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办公室里,曾经担任保定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10余年的英利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马学禄,断然否认了英利与国投电力联合体标出的这一超低价有“恶意竞争”以及“广告”嫌疑。他向记者罗列了价格的由来:目前,英利的非硅成本全行业最低,约每瓦80美分,英利生产的硅片每瓦耗硅6克,根据英利最新投产的多晶硅料项目——六九硅料的生产成本,可以达到2.5美分/克,因此,单瓦耗硅15美分,整个组件的成本由非硅成本和硅料组成,因此组件成本也就控制在每瓦1美元左右。将发电组件和支架等发电设备的成本计算在内,太阳能硅片一瓦的生命周期通常为25年,按照一年发电时间1760小时计算,发电成本不到0.4元/度。

“肯定不赔钱。”马学禄自信地告诉记者,他更强调,“0.69这一低价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大幅降低成本,拉动产业成本向下走,从而促进产业的合理和健康发展。”

尽管如此,很多光伏企业和分析师对此价格仍然表示了质疑。一同参与了此次竞标的某光伏企业高官曾表示,“如果这个价格最终胜出,它有可能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低的光伏上网成本电价”。摩根斯坦利相关分析师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占据太阳能电池成本70%的多晶硅价格已从每公斤400多美元的高点跌落至100美元,即便是在有着世界并网光伏发电40%市场的德国,其光伏上网电价成本也约合每度1.8—2.3元人民币之间,而目前国内光伏企业的成本大多徘徊在2.1—2.4元/度之间。

另一边,曾经创造了中国新能源企业在美国上市单一发行IPO募资最高记录的江西赛维LDK,于2007年8月开始斥资120亿元上马1.6万吨多晶硅项目,据赛维内部人士透露,目前生产线已经投入生产,预计将在2010年释放

相关资讯
我要评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第一幕墙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账号:密码: 注册忘记密码?
第一幕墙网免责声明:本网凡注明出处为“第一幕墙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第一幕墙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755-83785645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第一幕墙网"。本网未注明出处的,均从互联网收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第一幕墙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