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幕墙网 】
前不久,《大跨度空间钢结构 预应力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了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初评。该项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施工的难题,并对钢结构施工领域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据了解,预应力钢结构工程在2010年上海世博工程中也有应用,如世博主题馆的钢结构施工就采用了此项技术。主题馆屋面主体结构分别采用的是张弦桁架结构和普通钢桁架结构,要进行跨度达126米的跨双索张弦桁架预应力拉索施工。施工中要求单榀张弦桁架双索张拉的同步性索力均匀,面临着非平面布置的檩条和交叉撑安装时机选择、相邻长弦桁架索力等问题。此项工程的承建方宝冶集团与东南大学在施工前就应用先进软件进行张弦桁架结构科学分析,模拟施工全过程,分析掌握了大量的数据。通过有限元建模进行张拉施工全过程分析,对不同工况下索的施工张拉力以及结构变形,对工程张弦桁架施工遇到的各榀桁架依次张拉,双索同步张拉、折线形索各索段索力均匀性、索力监测等关键问题形成了解决方案,并在施工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有关钢结构专家介绍说,《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在理论上,符合钢结构成型理论中的兼并功能、材料集中使用、建立张力体系、引入预应力、提高抗震性等诸多原则,具有先进性。在实际运用中,达到了结构加工批量化、构件整体化、施工装配化。预应力钢结构的构件在工厂生产与组装,在工地组拼成部件或整体,屋盖体一次吊装就位,可以进行安全、快速的文明施工。在低碳环保上,一些新技术的采用,使施工材料可以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降低了碳排放,减少了能源消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