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第一幕墙网 -> 建筑师看点 -> 建筑人生

宗澍坤:建筑的形状只是碰巧而已(二)

2012-03-27 09:37:10 作者:宿晓凤 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 我要评论0

第一幕墙网

  十年建筑之旅

  建筑师角色的反思

  建筑师的发展需要一个很长的成长过程,在理想状态下一个建筑项目的设计建造周期差不多三到五年的时间,建筑师经过两个十年之后才能真正做出称得上作品的建筑。因而宗澍坤将十年定为一个周期,每十年会有一个总结反思。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了,宗澍坤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反思,并付诸实践验证:做一个代言者。

  普立兹克建筑奖让公众认识了王澍,鸟巢、水立方、央视新大楼这些地标性建筑的设计者也会普遍受公众关注,这些只是建筑师中极小的部分,绝大部分的建筑师在设计与公众需求密切相关的住宅、写字楼、公租房等项目,却是不为公众所知。“建筑师这个职业公众并不是非常了解甚至有点歪曲,而大部分建筑师也缺乏与社会的沟通”,基于这样的思考,宗澍坤希望做一个代言者,“作为行业内部的人与公众建立起一种对话关系,做到相互了解、沟通,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因此,去年宗澍坤受邀参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中国新设计”系列的讲座,他希望通过这一平台让公众了解到:我们(建筑师)是谁?我们(建筑师)怎么表达?我们(建筑师)在做什么?今年,宗澍坤将这种实践做成沙龙的形式即Attic Architect项目,这是微博时代的产物,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BIAD)第三设计所的虚拟平台项目,这是一个尝试性的计划,试图建立一个新的机构,用以整合更多元的创作元素和机会。3月31日,Attic Architect项目的第二期活动将在北京Face客栈举行,这一期的主题是“重新思考设计竞赛”,报名链接:<http://event.weibo.com/389349>。

  建筑师的合作精神

  宗澍坤刚毕业就进入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这十年的建筑之旅深受BIAD的影响。在这里,宗澍坤学会了合作和包容。国家大剧院是宗澍坤刚毕业的时候参加的大项目,那时的他只是作为一个绘图员参与了其中的一些工作,年轻的时候接触到这个大项目带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知道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建筑设计不是一个人可以做的,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完成;每一个设计灵感也不是独自成长的,而是在其他建筑师的帮助下慢慢长大的。

  有人说体制内设计院的工作像生产任务,宗澍坤承认这是事实,特别是在现在市场需求量很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这并不会束缚建筑师的灵感,只是会影响个人的色彩,个人的设计风格有所减弱,其实设计院里工作是一个很好的积累过程,相比一般的工作室,设计院的优势在于庞大的团队和严谨的工作流程保证了建筑较高的完成度,使建筑的细节部分都可以做到力求精致。

  中国建筑的传统与未来

  作为本土建筑师,宗澍坤的这十年建筑之旅刚好是国内建筑设计变革的十年,同样感受到了中国的建筑设计开始与国际接轨,建筑理念从实用到创作再到追捧形式等发展过程。1999年宗澍坤参与的国家大剧院项目是中国第一个国际招投标的项目,开了中国建筑可以国际招投标的先河,“我刚好经历了这种起步的发展过程,明白了很多事情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因而变得包容;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因而更有耐心。”这十年里,宗澍坤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也在思考“建筑师如何定位自己的位置,这个职业对每个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应该做什么。”

  梁枋、斗拱、云头、雀替、昂嘴、石鼓、台基、柱础、墙檐、屋脊、砖雕、线角、贴脸、仰尘、饰面、彩绘、门墩、窗牖、隔扇、瓦当和藻井等这些都是古代建筑文化中的精华元素,宗澍坤认为传统建筑文化的具体符号不能移植到现代:一方面,建筑有一定的社会性,一些传统建筑文化的具体符号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地位和权势,现在的社会已经没有这种需求了,因此无法将一个封建社

相关资讯
我要评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第一幕墙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账号:密码: 注册忘记密码?
第一幕墙网免责声明:本网凡注明出处为“第一幕墙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第一幕墙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755-83785645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第一幕墙网"。本网未注明出处的,均从互联网收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第一幕墙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