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陶瓷薄板(薄瓷板)介绍:
建筑陶瓷薄板(简称薄瓷板)是一种由钻土和其它无机非金属材料,经成形、经1200度高温锻烧等生产工艺制成的板状陶瓷制品。
陶瓷薄板(薄瓷板)——节材节能,低碳技术产品:
在保证产品使用功能的情况下,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陶瓷板》对于“厚度小于6mm,而积大于1.62m2,吸水率小于0.5%”的强制性规定,最大限度实现产品的薄形化,产品厚度做到非常精准的5.5mm;与同类产品相比,单位面积建筑陶瓷材料用量降低一倍以上,节约60%以上的原料资源,降低综合能耗50%以上,无论从原材料使用量、到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都很好地实现“节材、节能”的低碳目标;对于产品使用者而言,薄形化、轻量化大规格板材,既节约了物流运输成本,减轻建筑物的荷载,更是直接降低了物流、建筑施工的碳排放。
陶瓷薄板(薄瓷板)产品材料特点:
以“薄、轻、大”为特色的无机陶瓷薄板,既秉承无机材料的优势性能,又摒弃石材、水泥制板、金属板等传统无机材料厚重、高碳的弊端;材料整体及其应用系统Al级防火要求,完全满足日趋严格的设计、使用防火要求;化工色釉与天然矿物经1200度高温烧成,可实现天然石材等各种材料的95%仿真度,质感好、色泽丰富,不掉色、不变形;断裂模数≥50MPa,破坏强度≥800N,吸水率≤0.5%,各项材料性能远超传统陶瓷、石材、铝塑板等材料。
第1页:深度调查:薄板将成未来工程装饰主流
第2页:分页名称描述提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材料成本的提高,加上国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尤其是建陶行业)的诸多限制,迫使国内建陶行业积极转型,这使得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投入到了陶瓷薄板产品的生产中,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的低碳环保意识有所增强,也使得该产品越来越成为了未来工程装饰的主流建材产品。
干压和挤压两种工艺介绍:
目前世界上陶瓷薄板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干压和挤压两种。
挤压成型是将配好的原料制成具有一定可塑性的泥团,经过多次捏炼,可塑泥团被挤压机的螺旋式蛟龙挤压向前,经过机嘴出来达到要求的形状,长度是根据需要切割。陶瓷大板的成型是泥团通过捏炼后经过对辊机将泥团压成片状,两个辊子间的距离就是大板的厚度,辊子的长度决定了大板的宽度,而大板的长度可根据需要任意切割;干压成型或模压成型,就是将干粉坯料填充入金属模腔中,施以压力使其成为致密坯体,即传统的陶瓷生产方式,其优点是生产效率高,人工少、废品率低,生产周期短,生产的产品密度大、强度高,适合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目前大部分的欧洲陶瓷薄板采用的是挤压成型,国内的如BOBO陶瓷薄板和蒙娜丽莎的PP板均采用干压成型。
干压成型砖/板采用粉料压制成型,整个过程粉尘大,污染严重,而湿法挤出成型,从成型到产品烧成结束,整个过程没有粉尘污染,达到了“清洁生产”的效果。
干压成型砖/板采用粉料压制成型,压制过程中粉粒与粉料之间会有空隙,且干燥收缩较小,而湿法挤出成型,采用真空练泥,真空度达-0.9bar,挤出压力高达22-30bar,使得坯体更加致密,通常用吸油率表征坯体致密度,瓷质玻化砖坯体一般吸油率12%左右,而湿法挤出成型坯体吸油率8%左右,可见坯体表面更致密、更耐磨。
干压和挤压两种工艺产品最大规格比较:
